投资加拿大

揭秘温哥华的折价地产经纪服务

 发布日期:03/11/2011
表一
表二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去年开放房地产电脑盘(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简称MLS)后,除了传统经纪外,市民可以通过提供有限度经纪服务的“折价经纪”(Discount Broker)买卖房屋。但据行内估计,折价经纪服务佔整个市场不足1%,对传统经纪服务并未构成冲击。
      张先生2004年在本拿比铁道镇(Metrotown)附近,以19.9万元购入一套2睡房公寓单位。去年10月他打算卖房,因不愿支付传统经纪服务的高额佣金,决定以“业主自售”的方式卖房,才发现并不是想像那样简单。首先在大温地区,他找不到愿意仅提供放盘服务的经纪。最后找到多伦多一个经纪,支付对方300元,才成功在MLS上放盘。
      张先生说,有牌照的地产经纪,主要通过经纪专用的“后台”MLS系统获取卖家讯息,而他挂牌的物业讯息并没有出现在该系统中。他表示后来才得知,自己挂牌的系统主要是给公众看的,地产经纪一般不看。因此,只有不靠经纪自行购房的买家,以及积极找房的买家,才会看他放盘的讯息。物业放盘后,多伦多的经纪转介来10多个买家的查询问电话,但没有成交。


      助放盘 业主省钱7千元
      今年4月初,张先生发现本地有一家折价经纪公司,他把物业重新挂牌40天后,终以31.7万元的价格成功售出。除数百元折价经纪费外,他另支付给买方经纪4,000元佣金。张先生算了笔账,与12,425元传统全套经纪佣金相比,省下6,928元。
      折价经纪阿罗拉(Mayur Arora)原是餐厅东主,去年3月成立了折价经纪公司,进军地产界。他说开业以来,已经代客放盘300多个,成交约一半,客人中约有25%为华裔。
      阿罗拉说,与传统经纪不同,卖家可在折价经纪处,自行选择所需服务。例如他公司提供的最低级别服务,为仅支付499元,就可以把楼盘上载MLS系统(见附表一)。他说,按上述佣金比例,以卖家出售60万元物业为例算了一笔账,卖家最多可节省近2万元经纪费(见附表二)。
      提供传统地产经纪服务的储洋称,自加拿大地产协会去年容许公众选择部分经纪服务以来,他在地产经纪专用的MLS系统中,查阅过数万个房屋的讯息,记忆中卖家自售楼盘不超过5个。他说,折价经纪服务在市场中估计不足1%。多数顾客仍选择全套经纪服务,因为多数公众无力自行完成房屋交易。

      交易耗时 花精力
      有曾经使用折价经纪服务的业主指出,折价经纪同传统经纪各有各好处,但折价经纪不一定适合所有卖家。
      何太在今年3月,通过折价经纪服务,以82.5万元的价格卖出位于本拿比的一双连屋。她选用了价格最低的折价服务,在MLS上把自己的房屋放盘,她特别标明愿意支付给买家经纪1.1万元佣金。事有凑巧,租住在何太家对面的一个新移民家庭希望买房,对方直接同何太谈价,并以未找经纪为由,要求何太在价格上再减一些,最后双方成交。
      何太说,选择折价经纪卖房,不错是可以省钱,但缺点是很多买家经纪不愿带客人来,令房屋较不易卖出。原因是很多卖家专业知识不足,在交易过程中会令买家经纪花费额外的时间及精力;另外买方经纪有时还会因为此类卖家所承诺支付的佣金较低,不愿把楼盘介绍给买家。
      另外,卖家如选择仅委託折价经纪放盘的最基本服务,卖家则须自己完成与买家约定看房时间、展示及介绍房屋、讨价还价、处理相关文件等所有卖房事务,也须自行承担合约不当导致损失及责任的风险。

      置业首期 毕业生要储6年钱
      大温楼价近年急促上升,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要买房,越来越困难,一般大学毕业生要节衣食缩食,储钱6至8年,才能储够首期。理财顾问指出,本省房屋可负担程度与薪酬脱节,令很多毕业大学生,只能租屋,无缘置业。
      今年25岁的叶承恩,两年前从维多利亚大学毕业,现时任职银行出纳员,年薪约3万元。他自少就希望拥有物业,一年前开始为置业储蓄,目标是在素里或高贵林购买一个约30万元的公寓单位。他说不想增加家庭负担,没有打算要家人资助他支付首期。
      他把收入的三分之一,分别存入註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户口、免税投资储蓄户口(TFSA),以及保证投资证(GIC)定期存款,其余三分之二的大部分,交予家人作家用,余下约400元作日常开支,他预期日后工作收入会增加,但最快也要五六年,即30岁出头,才储够置业首期。
      由于每月只有数百元作日常开支,他平日尽量少出街,如果与女友出外,也不驾车而乘坐巴士,更不会乱花钱买东西。另外,他间中兼职任中文教师和售货员,以帮补收入。
理财及投资顾问宋浩辉指出,这一代的大学毕业生,较二三十年前父母一代,房屋价格上升了一倍有多,以现在楼房的可负担程度,他们要多花一倍时间,估计要6至8年,才可储足相等于楼价两至三成的首期。

     “说降不降”  中国楼市陷迷局
      标普、瑞银等国际巨头近期开始唱空中国房价,认为年内有10%左右的降幅。但上半年这种迹象尚不明显,就目前中国的第一阵容而言,万科、中海、保利尚无压力;金地、招商地产、雅居乐、华润置地等也活得自在;而富力、绿城则明确宣称“不可能降价”。
      过去一年中,一线开发商中的碧桂园、万科偶尔出现了些许降价迹象,但这种局部性的现象没能形成效应。
     “价格屠夫”碧桂园最新业绩报告显示,6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7亿元,合同销售面积6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164%和131%。其业绩大增依託的是销量大幅提升而非均价的上涨。
      2011年上半年,前十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323亿元,同比增长逾8成。此外,上半年房企销售金额前十榜单和销售面积前十榜单的入榜门槛分别为155.5亿元和11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提高48%和25%,大型房企业绩增长势头明显。
      虽然碧桂园的大降价,并没有引发一连串的降价反应,但房企似乎迈步异常谨慎,“资金池”平衡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半年的“小丰收”则令房企在下半年的压力也不那么大了。
      一边是巨头们业绩的飙升,另一边却是国际评级机构的唱空。标普和瑞银的报告显示,摆在房地产巨头面前的难题有两个,一是不断加大的存货,二是日益趋紧的资金链。标普曾预计,未来6至12个月内,中国新房销售价格可能会有10%左右的下降。而瑞银的结论是,限购令将继续影响销售,开发商的全年目标具有挑战性。

正在下载视频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