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加拿大

咖啡渣插上“環保”翅膀

 发布日期:10/02/2012
 
2012年1月1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塘橋街道居民們簽字領菌棒。南方周末記者?鮑小東?攝

 

  ◤被視為垃圾的咖啡渣,如今已成為上海一些NGO、外企、街道社區青睞的時尚環保産品。

  南方周末記者 鮑小東 發自上海

  離龍年春節還有4天,2012年1月19日,一種用咖啡渣製成的菌棒將知名外資企業畢馬威、康明斯、香啡繽餐飲有限公司,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吸引到上海市浦東新區塘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一間會議室裡。與會的還有記者、塘橋街道及各居委會幹部等數十人。他們如同圍着初生嬰兒,嘖嘖稱讚着這個菌棒,因它集環保和安全食品概念於一身。

  它主要由回收的咖啡渣和其他天然拌料製成,可種蘑菇。倘若僅此簡單,怎能引起如此隆重的關注?它的出生,它被設計好的生命旅程,它被賦予的意義,都有趣而不凡。

  咖啡渣上種蘑菇

  它的時髦英文名字叫MuMu CoCo,它生於一家叫做“欣耕工坊”(以下簡稱“欣耕”)的企業。

  2012年1月19日、20日,共有1000個MuMu CoCo被運至上海塘橋街道的6個居委會無償派發給居民。在每個小區,工作人員都只花了三四十分鐘,就將所有菌棒派發完畢。

  領取者以老年人居多。一位老人說,原本家裏就種植花草,再增加一個菌棒,豈不更好?兒童們視MuMu CoCo為玩具,家長們則希望他們可以觀察蘑菇生長的過程。

  按照欣耕的設計,這樣的派發計劃將持續一年:一支菌棒於兩個月內可至少種出兩茬蘑菇,之後拆開菌棒,將原料摻進泥土,又成為花草瓜果的肥料。而欣耕將委託農場培育花卉和瓜果苗,兩個月後,再無償派發給這些居民。居民們因此可將自家的瓶瓶罐罐都利用起來。

  而在網店上,一隻MuMu CoCo的售價是48元。欣耕為什麼能夠免費派發如此多的菌棒?

  這是一家致力於扶貧的社會企業,投資人朱柄肇是新加坡籍華裔。欣耕針對貧困、智障等弱勢人群設計工藝品,再對他們進行生産培訓。之後,欣耕出資採購原材料,分發給他們進行生産,産品回收後由欣耕負責銷售。那些大公司則是這些工藝品最重要的採購商,他們再將工藝品作為禮品贈送給客戶。

  工藝品帶來的收入除了支付生産者工資外,剩下的部分作為欣耕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新産品的研發費用。MuMuCoCo的研發、試驗等經費均來自於此。

  MuMu CoCo不可能永遠免費派發,它的成本也不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運輸和菌棒製作。每周,欣耕都租車到各個分散的點回收咖啡渣,運到專業菌菇廠製作成菌棒。

  不過,上海浦東新區塘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任宋春輝私下曾表示,政府不會虧待他的,街道民生基金是專門用於支持優秀的公益項目,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時一定會對其有所考慮。

  以後,菌棒仍免費派發給居民,但其成本則由企業贊助,或基金會出資,或政府購買。目前,上海已有多個街道都想採購這一項目,有兩家基金會表達了支持意願,還有兩家企業也有贊助的意向。

  但按朱的設想,菌棒最終由居民自己購買,前提是大家都接受了垃圾循環利用、安全食品等理念。

  “之前,咖啡渣都被當做垃圾扔了,但咖啡渣其實是很好的有機肥。如果從回收咖啡渣種植蘑菇開始,再種植瓜果蔬菜花卉,那麼既能減少垃圾排放,也能改善家庭、辦公場所的環境。”朱柄肇說。

  環保是一種時尚

  MuMu CoCo生於上海,原料均來自知名外資企業。

  這是中國最時尚的城市之一。裝修高雅、環境浪漫的咖啡館在上海遍地開花。僅星巴克在上海就有130余家分店。此外,截至2011年12月的統計,上海已聚集了34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37家跨國公司投資性公司、332家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等,上海的外資總部經濟已居中國內地之首。而外資公司習慣在辦公區為員工提供現磨咖啡。據媒體報道,2005年我國的咖啡年消費量已達到50萬袋,約3000萬公斤,並呈現出20%的年均增長率。有數據顯示,每杯350毫升的現磨咖啡就會産生20克的咖啡渣。

  欣耕希望,每天咖啡館和外資公司都能向它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咖啡渣。

  而星巴克卻産生了顧慮,他們擔心種出的蘑菇會出現食用安全問題,但又表示,如果合作,也希望欣耕只與星巴克合作。

  星巴克一猶豫,卻讓競爭對手搶佔了先機。在上海擁有三十多家分店的香啡繽主動找上門來,它們不僅願意提供咖啡渣,還無償為欣耕提供場地,展示、銷售MuMu CoCo和欣耕的工藝品。

  “MuMu CoCo其實是一種環保産品,也是一種時尚産品。而我們香啡繽的最大消費群體是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他們最具時尚精神。所以提供展示空間、提供咖啡渣可以提升我們的品牌美譽度,也可以創造一種文化影響我的員工和顧客,讓我們看到,回饋大自然其實並不難。”香啡繽老闆方麗瓊說。

  為此,香啡繽增加了一個專門放咖啡渣的垃圾桶。每隔兩天,配送車就會順便將各分店的咖啡渣運到總部,等待欣耕每周一次的回收。

  另外,外資公司如SAP、畢馬威等都為欣耕工坊提供咖啡渣。康明斯濾清系統的辦公區也有兩台現磨咖啡機,不僅開始為欣耕提供咖啡渣,還派出員工做志願者參與活動,並已向康明斯美國總部全球基金會申請資金贊助該項目。

  康明斯要求每名員工每年有4小時參與社區服務的考核指標。多年來,他們的社區服務主要集中於環保、教育、社會公平等三個領域。在2011年11月舉辦的首屆“上海慈善公益伙伴日”上,他們發現了欣耕推廣的這場“咖啡渣的運動”,立即産生了興趣。

  MuMu CoCo何以得生?

  “MuMu CoCo被接納程度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它符合了成功的社區公益産品的幾個要點,一是社區的服務對象滿意。其次,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尋找公益項目的大公司,以及尋覓理想公益項目的基金會都是公益産品的消費者,他們也都對這個産品滿意。第三,公益産品資金鏈的設計滿足多方參與,MuMu CoCo既能吸納企業提供咖啡渣、志願者等,還為基金會、大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的空間。”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志雲說。

  正因為如此,一家叫“智耕農”的為安全食品生産者和消費者搭建橋樑的社會企業,也將MuMu CoCo作為主要的推廣産品;新加坡企業橙羿投資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也想搭MuMu CoCo的便車,將企業LOGO設計在植物牆上,進入更多的辦公場所;而原先顧慮的星巴克又找上門來。

  MuMu CoCo還獲得政府的青睞,原因是有利於促進垃圾分類。2011年,上海市政府推行垃圾分類試點,塘橋街道管轄的東方居委會便是試點之一。

  “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自上而下地推行,並不重視居民的參與度,居民體會不到垃圾分類的價值。”上海浦東新區塘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任宋春輝說,“而MuMu CoCo能起到一種輕鬆的環保教育,居民可直接體驗變廢為寶的過程。這種自下而上的環保運動,是政府推行垃圾分類的有益補充。”

  在上海,政府購買是社會組織生存的重要財源。欣耕所在的塘橋街道全年購買社會服務的資金多達2000萬元。2009年,該街道還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為轄區內的社會組織提供服務,該中心有12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目前無償提供給包括欣耕在內的15家社會組織辦公,並引導他們的服務方向與社區需求對接。

  最初,朱柄肇只是設想在社區建立咖啡渣種蘑菇的科普基地。但塘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認為這需要場地和投入大量資金,並不現實。於是朱拋棄舊念,找到現行的方法。

  這公益的土壤與時尚的上海、總部經濟活躍的上海一起催生出時尚的MuMu CoCo。她有一件漂亮的紙盒做成的“外衣”,你沿着側面的虛線剪出一個窗口,再在塑料袋包裝的菌棒上划出一個“V”形的“小嘴”,每日噴水兩次,幾周後,長出的不僅是可口的蘑菇。

正在下载视频播放器...